文明单位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线上交流展示活动
发表时间: 2021-12-14 来源: 字体:[][][] [打印] [关闭]

  

                        (第三期)

 

  全国文明单位——

     国网满洲里输变电工区

  多措并举保供电 中秋佳节灯火明

  

  为确保中秋节期间满洲里地区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按照公司中秋节供电保障方案要求,国网满洲里输变电工区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制定了详细的保供电工作方案,圆满完成中秋节保电特巡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该工区为全面做好保电工作,提前制定多项供电保障措施:一是设备保障措施。在中秋节前,对满洲里地区输电线路设备开展一次全面巡查,严格按照定人、定线路、定区段原则,落实责任到个人,对发现隐患立查立改,做到重大隐患对口汇报并安排处理,对重要输电线路开展细致排查,包括输电线路通道与公路、铁路的交叉跨越区段、树障多发区段、外破集中区段、偷盗多发区段,重点对连续上下坡、地线间距进行检查,并对线路经过的树木、景观带地段,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及时做好树枝修剪清障。二是安保防恐保障措施。健全警企联动机制,加强与当地公安反恐部门的联系,开展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行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施工管理,对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发现的外破隐患及时制止,明确责任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汇报政府有关部门,并督促限期整改或停工。三是交通保障措施。加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除正常生产用车外其它车辆一律封存,长途出车、夜间出车办理审批单;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严禁酒后、超速、疲劳驾驶,全体驾乘人员互相提醒系好安全带。四是应急抢修保障措施,提前做好保电应急抢修准备工作,每天安排专人值班,落实明确抢修队伍、装备工具和备品备件;保供电期间,抢修队伍人员电话24小时开机,认真落实保电工作要求,遇到突发事件,迅速组织抢修,快速恢复供电,及时上报信息,全天候响应和处理各类故障;并在抢修车上配置抢修所需要的抢修工器具、常用的备品备件,确保发生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该工区将持续开展重要节日保电特巡工作,做好供电服务保障工作落实,确保节日期间人身及设备安全。

 

 

 

  自治区级标兵——

   国家税务总局满洲里市税务局

  念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三字诀”  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细落实,今年以来,市税务局立足实际,念好“准”“实”“好”三字诀,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及满意度。

  聚焦“准”字抓宣传。市税务局组织纳税人和缴费人通过i税平台参加优惠政策网上直播;利用短信、微信等平台开展精准提醒和推送,在全市办税服务场所设立减税降费咨询导税台,为纳税人提供减税降费专项政策办税服务。开展“一支部一特色 一党员一面旗”活动,13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先后40余次深入重点企业宣传减税降费政策;筛选符合防疫优惠政策的企业名单4241户,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办税流程、办税渠道等提示。运用互联网“云宣讲”的创新模式,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政策关键和要领;组建12366小呼中心和后台专家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畅通服务投诉渠道,做到咨询有答复、监督有渠道、反馈有响应。

  突出“实”字抓推进。市税务局定期组织基层税务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一线人员政策执行水平;召开各项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专项会议,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走访调研;成立青年党员服务小组,建立“一户一档”管理台账,推行“一户式”“一人式”智能归集,持续推动新发展阶段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围绕减税降费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的作风问题开展明察暗访。

  紧盯“好”字抓满意度。市税务局在居民社区、商业银行配备了30余台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终端,依托“互联网+税务”打造和完善“三公里办税圈”。推行办税缴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办,发挥电子税务局主渠道作用,实现基本办税事项“一网通办”。目前实现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税事项已达222项,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累计办理网上申报479201户次,网上申报率达到85.24%。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企业开办环节涉税事项办理,推行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实行办税事项清单制,将“最多跑一次”事项更新至184项。通过清税证明免办、即办服务,进一步压缩涉税事项办理时间,简化送达程序,提高办税效率。

  

  满洲里市人民检察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涵养城市文明

  

  自2020年10月1日《呼伦贝尔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辖区内“遛狗不牵绳”、“随地大小便,不及时清理”等不文明养犬行为依然存在,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依法治市工作,消除不文明养犬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人身安全,满洲里市检察院于10月26日首次组织召开了以“依法文明养犬 共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检察为民办实事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各行政责任单位工作人员参会,同时还邀请了3名人民监督员出席。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通过多媒体示证方式展示了经调查走访调取的辖区内各小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存在的“遛狗不牵绳”、“随地大小便,不及时清理”等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相关证据,并阐述了各职能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的相关法律依据。与会人员就如何整治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充分表达了观点。

  会后,该院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梳理,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向四家行政责任单位依法制发并送达了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规范、文明养犬,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呼伦贝尔标兵——

  中国工商银行满洲里支行

  大力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满洲里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分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把普惠金融业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把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积极部署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

  从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办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入手,重点缓解小微客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严格遵守“两禁两限”“七不准四公开”等监管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总行收费管理制度,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不断做好让利客户、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的评估、抵押登记、公证等费用均由该行承担。充分利用“续贷”和“年审制”政策,做好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工作,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帮扶受困企业渡过难关,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为小微企业纾困化险。同时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税务机关、海关单一窗口的基础平台,以“税务贷”“跨境贷”为重点产品,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小微客户,降低融资门槛,敞口额度给与最大融资支持。该行从小微企业最关心的放贷效率和利率上下功夫,简化办贷流程,实现了从主动上门服务、线上申请、实时对接、全流程便捷办贷。2021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普惠贷款7,497万元,其中发放“税务贷”“跨境贷”等信用类贷款5,701万元,信用贷款占比达到76%,累计为16户小微企业及小微企业主实施了180天无还本续贷,金额共计3,181万元,最低贷款执行利率4.15%,开启了普惠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新模式。

  满洲里分行将持续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起来,从小微客户和群众最急切的金融需求着眼,从细微工作抓起,重点提高金融供给质量,优化产品服务流程,通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满洲里市人民法院

  工作方法巧创新 司法便民再升级

  

  让司法便民细化到每一个办案环节中,是满洲里法院人的不懈追求。日前,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创新工作方法,制作并首发《公告送达注意事项告知书》,针对公告问题,解群众所惑,答群众所疑。

  “送达难”与“立案难”“执行难”并称法院工作三大难题,在送达诉讼材料时经常会出现“查无此人、查无此地、查无此号”的情况,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法院在穷尽所有送达方式后仍难以向当事人送达应诉材料及法律文书时,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推进诉讼程序,但当事人常常会提出“公告送达是什么?为什么要交纳公告费?公告送达后该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有当事人因法官向其收取公告费而产生误解。市人民法院通过发放《公告送达注意事项告知书》,可以让当事人对公告送达程序、送达周期、收费方式及诉讼风险一目了然,在提档升级司法服务的同时,让司法更有创造力、公信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安全感和获得感。

 

 

  

  呼伦贝尔文明单位——

  满洲里市公安局新开河边境派出所

  为民办实事 破解28年“身份”之忧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为帮助我落户所作出的艰辛努力,从今天开始我也是有‘身份’的人了!”日前,居民屈某专程从65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回到新开河镇,亲手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为民解忧暖民心”的锦旗送到新开河边境派出所民警手中。

  经核实,屈某1993年3月18日在新开河镇出生,原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出生后在新开河镇四道街居住。因出生时属于计划外生育,计生部门无法出具准生手续,导致屈某一直没有户口。随着实名制注册登记在越来越多行业里普及,没有户口引发的诸多不便更是让屈某倍感困扰,于是来到新开河边境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依据公安机关下发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相关文件精神,近年来,新开河边境派出所民警主动与司法鉴定中心对接,将屈某的DNA数据与全国数据库进行对比。向28年以来的多名知情人员,包括屈某所居住的社区工作人员、所在学校的老师等人调查取证。证实了屈某在辖区居住期间确实为无户口人员,同时也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最后整理出完整的落户材料,并提交给兴安盟科右前旗公安局户籍部门,顺利帮助屈某解决了落户难题。

  屈某成功落户,是新开河边境派出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也表达了新开河边境派出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下一步,新开河边境派出所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为更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满洲里市口岸办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帮你”  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口岸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努力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措并举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聘请社会监督员,拓宽监督渠道

  为及时全面地掌握口岸运行状态,了解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为企业办实事。市口岸办从果蔬协会、贸易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和自行走整车出口企业聘请了21名口岸通关环境社会监督员。社会监督员将在市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对口岸甩挂运输车辆排号、口岸收费情况等涉及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负责积极宣传国家、自治区、市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及制度规定,协助解决货物进出口环节出现的问题,对口岸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帮助政府相关部门收集企业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通关模式,提升运输能力

  为缓解疫情以来市公路口岸车辆进境数量大幅压缩,外贸企业对俄贸易额锐减的困境,全力保证出口企业货运需求。满洲里市口岸办在全国对俄口岸中,率先探索货运“一车双挂”“甩挂运输”通关模式。新通关模式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封闭管理”,在全程没有人员接触的条件下保证货物有序转移,每辆车的查验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实现“即到即检零延时”。目前,通过“甩挂运输”方式,公路口岸每天甩挂运输的进境俄籍货车由最初的20台增至67台。今年1—5月份,市公路口岸出口货物14.3万吨,已经与疫情之前基本持平,进出境货车27000多辆次,同比增长近20%。

  打击“占号”行为,保障市场公平

  为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公路口岸出境货运车辆订单管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市口岸办在公路口岸的排车业务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申报平台系统,建立政企相互监督机制和出口企业审查熔断机制,对出现“占号”等扰乱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并联合满洲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执法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破坏口岸通关环境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清理“占号”企业200余家,公安部门破获一起非法倒买倒卖出境车号案件,出口企业排车周期由过去的8-10天缩短至3-4天。

  

    满洲里市北区街道党工委

  “四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满洲里市北区街道党工委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通过搭建帮扶平台、推进惠民服务、完善场地建设等举措,不断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

  “四个课堂”搭建学习平台

  针对街道辖区党员人数较多,情况多样的特点,街道党工委着重打造“四个课堂”,确保党员学习更方便,思想教育不间断。一是“中心组理论课堂”重点学,发挥带动作用,定期组织学习并高质量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二是“支部课堂”集中学,各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讨论、读书会、观看电教片、党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三是“流动课堂”上门学,对于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送学。针对外地党员,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分享学习资料并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确保党员理论学习不间断。四是“新型课堂”联合学,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北区街道海关社区提供场所,联合东山街道新世纪社区、胪膑社区开办“永远跟党走”学党史联合夜校,内容包括学党史、观看影片、唱红歌等多种学习形式。同时打造智慧党建图书馆,居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阅览大量书籍资料,为辖区居民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

  “志愿帮扶”搭建爱心平台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问题,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领导班子成员领民生实事;机关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以“1+4+N”即一个统领,四个带动为抓手,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委“带动”驻区单位党组织提升区域化党建服务水平;社区党委“带动”社会组织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街区党员“带动”居民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党日活动“带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N为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志愿者,构建服务群众新格局。北区街道党工委共计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44户。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帮扶少数民族困难群众5户。引进社会力量,联系内蒙古伊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捐赠2.3万元粮油,覆盖180余户困难群众。以博爱超市为载体,帮扶居民20余人。联合市妇联为困境儿童捐赠图书。在“六一”前夕为留守儿童完成微心愿。组织“防疫有我、宣传先行”活动,有效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展“健步与志愿同行”等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

  “网格管理”搭建便民平台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二活、三清、四到家”和“四个百分百”品牌。成为本网格的“活档案、活地图”;做到“基本情况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做到“政策送到家、走访摸底到家、细致工作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做到“对居民百分百了解;对弱势群体百分百关注;对重点稳控和宗教工作百分百掌控;对惠民政策百分百解读”。落实创城包联共建责任,按时清理责任路段垃圾。针对弃管小区难管理的问题,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解决小区上下水堵塞及饭店排烟设备安装、厨余垃圾箱安装等问题。协助小区居民组建业委会、引进物业入驻。共组织干部职工300余人次对责任区和承包小区进行环境整治,协助开展2轮清理乱堆乱放、小区违建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各类垃圾350余吨,辖区卫生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开展修缮居民活动室、联合义诊、警民恳谈会、“防范金融诈骗知识宣传”讲座、政策宣传等便民活动四十余次,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生产和安全。

  “升级改造”搭建普惠平台

  结合现有资源,进行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打造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进而优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提升街道办事处的为民服务能力;开启智慧广播,确保宣传不留死角,在辖区范围内安装天翼音柱73个,实现宣传全覆盖;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投入资金8万元,在老年人活动较多的小区内安装休闲座椅200把,解决了老年人在外活动没有休息场所的问题;成立社区“老兵之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辖区退役军人搭建共建服务平台,形成辖区军民共建促和谐的新风貌;在富华小区内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搭建集成木屋,计划年底之前建设完成,解决社区功能用房不足,满足居民文体活动需求。

 

 

  满洲里市文明单位——

    满洲里市新开河镇兴农社区

  “网格”化管理成为疫情防控硬核支撑

  

  满洲里市新开河镇兴农社区为织密疫情防控网,实现群众服务精细化,将管区划分为5个网格。即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将辖区20个居民小组划分为五个网格,社区书记任总网格长,每名工作人员负责1个网格。网格化精准管理本着创新“疫情防控、微网服务、代办服务、定向服务”四项服务举措,助推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全覆盖。

  党组织引领,实现“网格”闭环管理

  社区扎实建立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将网格员负责制、楼长负责制、信息员负责制落到实处,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力量,针对“网格”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运行模式和网格团队的工作职责、组成选配等进行细化落实。搭建党支部、党员、居民互通网上平台,既“网格”微信群,推行网格“项目认领”“菜单式服务”“双向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社区以网格为依托,切实做好宣传教育、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区服务等工作,强化各“网格”间的协同力和战斗力,最终形成联防联动、群防群治、网格治理化的“闭环”机制。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分管“责任田”

  网格化管理要求每个网格以“三清”、“四明”、“五到家”为工作目标。“三清”即对网格住户“底数清、档案清、位置清”;“四明”即对分管网格的情况掌握到位,做到“家庭情况明、人员类别明、网格划分明、隐患矛盾明”;“五到家”即经常走访到家、征求意见到家、建立联系到家、细致工作到家、好事实事到家。网格线上线下服务激发党员争先锋、做表率的潜在动力,积极主动作为,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宗旨。网格化治理以点带线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党员居民参与网格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共建和谐社区。

  织密组织“一张网”,六员战“疫”“不悬空”

  疫情防控支部建在网格,服务融入网格。党建微信群、居民微信群、社区微信公众号实现服务党员居民“不见面”。居民意见箱、网格议事会拓宽民意通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不打烊”。“民情热线”系百家,

    贴心的“话务员”。“5+2”“白加黑”已成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态,暖心的“连心桥”向居民宣传疫情文件精神,想措施,找办法,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电话不断热心服务不停。疫情“宣传员”线下张贴公告、海报、宣传标语等,线上利用居民微信群、公众号、抖音发布信息提高居民遵纪守法及个人、家居防范意识,增强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精准的“排查员”。坚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走百家门、知千人事。疫情之下,政府的“疏导员”耐心接待“宅民”的来电、微信、私信,应对层出不穷的新诉求,经她依法依理的解答劝说,总能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居民的“跑腿员”为加强辖区外来返乡人员管控,社区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亲自上门六小时内与区外返乡人员签定居家隔离承诺书,叮嘱服从社区管理,履行隔离承诺。

    数据的“收集员”。按照摸底“清”、登记“明”、管控“准”的工作原则,数据收集保证信息畅、准、快,为疫情防控再部署提供有力信息依据。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有利于最大程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至网格并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兴农社区听党指挥、强化责任,以使命、奉献和担当精神,为疫情联防联控提供硬核支撑,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新局面。

  

   满洲里市教育局

  心系贫困学子,优化办理程序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满洲里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资助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办理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为贫困学生、家长提供及时而便捷的服务,用心打造温暖惠民的助学工程。

  心系贫困学子,践行“及时而助”的助学初衷

  为减轻新冠疫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3月初,满洲里市教育局就着手开展全市各教育阶段新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将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贫困类型之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家庭受疫情影响情况,积极与民政、社区等部门联系,商讨《满洲里市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办法》的救助对象向受疫情影响收入的家庭倾斜并达成共识。面向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发布还款救助摸底调研,积极为受疫情影响家庭收入的学生减轻还款负担。同时,将申请普高国家助学金、义教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资金工作前置,力求尽早获得资助金,及时为贫困学生家庭提供支持。2021春季各级各类资助金和2021春季各教育阶段助学金共计138.035万元,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惠及贫困学生1549人次。立足“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的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特点,及时调整资助方案,将因病、因灾致贫的学生列为贫困对象实施紧急救助,第一时间启动市武装部设立的戎爱助学金。截至目前,对第三小学、第十中学、第六学校、第一中学4名突发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紧急救助,共计5000元。

  主动担当作为,构建“合力而助”的助学体系

  按照市政府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安排部署,满洲里市教育局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与民政部门召开专题接洽会,共同商议满洲里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政策的前期启动事宜。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接触,教育局学生资助办主动担当作为,将原本由社区入户宣传并组织申请工作的环节调整为组织线上宣传动员会,并发放《满洲里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声明及授权书》300份。通过老师说、边城满洲里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该项资助通知,将高三毕业年级学生中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作为重点宣传对象,设立咨询电话,及时为拟申请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耗时一周完成了启动、宣传、代发到回收的全部程序,比方案预计时间缩短20多天,为民政部门组织入户核对争取了充足的时间,也为市级资助资金的尽早下达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项资助已进入请款阶段,预计资金将在近期下达。今年受理家庭经济困难学子32人,预计发放助学金28万元。

  优化工作环节,打造“为民服务”的温暖工程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在5月“资助政策宣传月”期间,印制资助政策宣传图册500册,微信公众号发布《满洲里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2021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代发《满洲里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声明及授权书》300份。持续推动助学贷款到期偿还。克服学生毕业多年,联系方式变更、原有信息不完整等困难,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各种方式提醒学生还款,避免因还款不及时影响个人征信。整合资源,设立服务大厅,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复印、扫描、头像采集、在线申请、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办理,通过边城满洲里教育微信公众号、学生微信群、联席单位群等方式及时发布2021年各项资助政策办理时间,加班加点为学生、家长提供优质服务,力求把好事办好,把便民服务做实。

  认真落实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制定实施细则,并依程依规开展资助工作,努力实现“精准到人,应助尽助”的资助目标。各级各类助学金等均通过学生本人开户的资助卡按时、足额发放,为确保资金发放到本人银行卡中,资金打卡前,设置学生本人或学生法定监护人持身份证和银行卡现场签字确认环节,确保资金发放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责任编辑: 杨 静文